第二十三章,香火孕灵法
从捡到仙剑开始修仙 | 作者:诸羊黄昏 | 更新时间:2021-09-06 23:17:06
“然也。”李长荣笑着说道。
张明武沉默片刻,这神武剑可是非同小可,不知道多少江湖人士盯着这神剑。
相传此剑乃是仙剑,上面还有燕无敌当年无敌于天下的秘密。
这足够让江湖人士疯狂。
“你为何告诉我这些,就不怕我卖了你?”张明武眯着眼道。
“你是宫门中人,若是得了这神武剑和剑法,你说朝廷那边会怎么想你?”李长荣笑说道:“就算你双手奉上朝廷,你说...朝廷会记得你这边陲小官的奉献吗?纵使有黄金白银千两,你还是你。”
说难听些王朝有更迭时,再多的赏赐,还真不如一套功法来的实在,能传得子孙后代。
张明武直说道。
“所以,你打探到了神武剑所在。”
“然也,我打探到了我安陵县内就有神武剑的线索,我集结刀兵门客就是为了夺这神武剑法,如何,这个理由可是能过关?”
此事若在江湖上流传可掀起轩然大波,毕竟谁不想要这无敌于天下的功法?
这番说来,也能解释的了,李长荣为何集结刀兵好手,散尽千金,纠集门客,在这‘江湖至宝’面前谁也难以保持自我,若是如此的话,于利益方面考量,张明武也希望李长荣能得到百花仙令。
只是李长荣有些不解的是,若神武剑线索在这边陲地方的家族,真的需要那么多钱银去招揽门客刀兵吗...
......
“那里得有多少白银啊。”
此时此刻,李云的心好痛,都说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,那么他李长荣的本身就是不义之财,我取他的财不也是理所当然吗?
当然,心好痛归心好痛,但再来一次选择的话,李云觉得自己依然会选择放弃白银。
人就是这样,有时候知行不合,复杂多变也是平常。
而李云时不时练习剑法,时不时看看神怪志异,江湖事儿,甚至还能时不时喝点小酒,吃点小肉。
古时候的生活就是这么枯燥,不用交水费,不用交电费,若是有这十两银子,以李云的消费习惯,即使奢侈一点,也能宅个一年不出门。
舞剑,看书,在这和平的小镇子里,就是李云生活的乐趣,了解神话故事,王朝通史,更加了解这个世界。
....
正当李云正悠哉悠哉之时,安陵县中端坐城隍位上的王明义却是有些辗转难侧。
浑身散发着香火气和阴气的城隍正在苦恼思索着什么问题。
“文书,你觉得,为神之道是何?”
文书是王明义旁边的文判官,手中执掌生死簿,断阴阳生死之魂。
而此时,文书面对城隍这个问题却是摇头道:“城隍大人,在下不知何为神道。”
回答的倒是干脆,他们这种灵官修为能力都和官职有关,一旦灵官位置失去了,他们和普通的魂灵没有区别。
城隍不同,城隍这种正统神灵能以香火灵力维系自身存在,塑泥胎法身。
面对这个答案,王明义也无有太多意外,只是稍微有些叹息,这边陲北地,也没有灵神和他交流为神之道,真正意义上的同僚也就是城郊外的土地灵神。
然而山水灵神和他的成神之道显然不是一个路子的,土地神灵本就是山水精怪修成,本就有肉身,对香火灵力的需求并不多,更多的是需要土地灵韵精华,维护一地水土安宁。
‘这里唯一能理解我苦恼的,恐怕就只有明澈上人了吧。’
王明义如此想道。
这种想法一旦生出来,便再也压抑不下去。
然而王明义又不敢直接去问,毕竟那仙门修者,哪里会直接指点与你?他可没有这个自信觉得自己可以求来白得的缘法。
可王明义又觉得,不问那仙门修者,又去问谁呢?
若是那仙门修者,觉得游历此处足够了,又要去别处游历人间红尘,再要遇到可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,甚至阴寿终了都遇不到。
身为一地城隍的王明义,被神位所束,也不能随意出去。
一切的一切,让王明义相当的患得患失。
思量片刻后,王明义咬咬牙,却是觉得不能让这一份机缘离去。
“文书。”
“在。”
“看看城隍府邸中的典藏,和修炼有关的,和神怪有关的。”
“属下这就去办。”
文判官也是效率的很,就将藏书清单收敛了过来。
王明义看着这些城隍府邸的藏书,挑挑拣拣了一番,觉得苦恼。
功夫武法,那仙门中人肯定是看不上的。一些基础的灵法也太过低级了,随意送过去,反而是会唐突了对方。
若真说有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东西的话,便是其中的一门《香火法身经》了。
凝香火,铸聚法身。
有些像神灵铸具金身的意思在里面,却又不尽相同,神道凝聚香火聚金身是化虚为实。
香火法身经则是化实为虚,将宝贵的香火愿力铸虚幻法身,倒映本身佐证道路。
是修行法。
可问题在于,那明澈真人缺修行法吗?
这个问题王明义自问有些可笑,那等惊天修为,不太可能是缺少修行法的人呢,还是如此特殊的修行法。
于他而言,用香火之力去修行也是太过奢侈了,这香火愿力妙用无穷,无论是塑造金身,延长阴寿,甚至前任城隍告诉他,若是遇到其他神灵的话,这香火之力更是硬通货,能铸造‘法钱’交易,用来化实为虚,凝聚所谓身外法身,实在是有些浪费了。
可整个城隍庙,能拿的出来的,恐怕就是这《香火法身经》了。
其他的东西,若是送去,不说体面不体面了,对方不迁怒就算大方了,还会回答你仙缘之问?
思来想去之下,王明义便咬牙想着,便以这《香火法身经》为礼吧...
仙缘在前,若是不问不屡,怕是要留下心魔哩。